新界北部都會區料20年基本完成 5新鐵路走線曝光

最新出爐的《施政報告》提出「北部都會區」發展,將增加兩條全新鐵路項目,共在香港增設10個新車站。當中北環線將在新田設支線,跨境前往皇崗的新鐵路線,沿途將於港深創科園及洲頭建兩個新站;北環線東延線亦設有8個新站,將於羅湖南站接駁現有東鐵線,終站設在粉嶺安樂村,並建無縫行人系統讓乘客步行至粉嶺。

另兩條在西面,其中洪水橋往深圳前海的港深西部鐵路走線亦終於曝光,除了洪水橋站外,亦會在厦村及流浮山設車站,並接駁到深圳。同時尖鼻咀至白泥自動捷運系統擬沿海建6個站,落是地面站,可坐鐵看着日落。

新鐵路建成後,現時被視為山旯旮地方的打鼓嶺和流浮山,將來只需在西鐵錦上路站及新建的洪水橋站轉車,便可穿梭兩地。不過官方報告未有提及四條鐵路的造價。

北環線增支線往深圳皇崗 設東延線鼓嶺發展區兜大圈

北環線將連接西鐵錦上路站至古洞站,項目去年尾上馬,分兩期推展,預計2034年竣工,現正進行詳細規劃及設計。有關項目仍未動工,《施政報告》即提出於北環線建支線及東延線,由新田轉支線可跨境往深圳新皇崗口岸,古洞站將東延服務至上水以東的坪輋、香園圍和打鼓嶺等新發展區。

《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》指,北環線東延線將由古洞開始,先往東北方向往羅湖南站、文錦渡、老鼠嶺,至香園圍後轉往南行,經打鼓嶺、坪輋、皇后山,以粉嶺安樂村工業區為終站,如同一個反C字路線。

東鐵線新增羅湖南站,設於現時東鐵線上水和羅湖站之間,將為東延線與東鐵線唯一轉車站;安樂村亦將建無縫行人系統接駁東鐵線粉嶺站,讓乘客步行轉車。

 
北環線擬建支線往皇崗及東延線往新界北新市鎮。(《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》圖片)

北環線擬建支線往皇崗及東延線往新界北新市鎮。(《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》圖片)

 

東延線助文錦渡及老鼠嶺變綜合商住區

北環線東延線設8個新站,將服務羅湖/文錦渡綜合發展樞紐,《發展策略》指出,鐵路可帶動在文錦渡管制站及老鼠嶺一帶作綜合商住發展,初步估計沿文錦渡路至管制站 一帶可提供約 39,000至44,000 個住宅單位,老鼠嶺及華山 一帶可分別提供約9,500 至 11,000及6,000至6,500 個住宅單位。

選址安樂村作終點站,料是因《發展策略》中擬把粉嶺安樂村工業區由「工業」地帶改劃為「其他指定用途」註明「商貿及創科」 地帶,提供共享工作間鼓勵初創企業進駐,指會參考「起動九龍東」的經驗,改善公共空間及行人系統。

 
北環線料於新田建支線往皇崗,洲頭站「翻生」。(《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》圖片)

北環線料於新田建支線往皇崗,洲頭站「翻生」。(《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》圖片)

 

支線往皇崗 洲頭站「翻生」

北環線亦另設支線跨境到皇崗,消息人士指出,支線將由北環線新田站開始,向北面在洲頭及未來落馬洲河套區的港深創科園設站,並跨境前往深圳皇崗「一地兩檢」。

翻查過去資料,九鐵興建東鐵線落馬洲支線時,曾計劃在洲頭設站,方便乘客未來轉乘北環線,但有關車站計劃胎死腹中,在現時北環線建支線,令洲頭站再次浮出水面。

港深西部鐵路走線圖曝光,將在流浮山設站。(《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》圖片)

港深西部鐵路走線圖曝光,將在流浮山設站。(《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》圖片)
 

港深西部鐵路港設3站 流浮山站可轉車自動捷運系統

洪水橋接駁前海的港深西部鐵路,走線料在廈村及流浮山設中途站,並探討在前海實施「一地兩檢」 安排。《發展策略》中指出,港深雙方可共同研究港深西部鐵路的走線及口岸站點位置,並探討融資及營運模式。

港深西部鐵路的走線圖顯示,流浮山站可接駁施政報告中提出興建的尖鼻咀至白泥自動捷運系統,擬沿海建6個站,包括下白泥、上白泥、流浮山及尖鼻咀站等。《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》建議,於尖鼻咀至白泥建設約145公頃的海岸保護公園,設約12.5公里的海濱長廊,提供戶外生態康樂空間。

東鐵線伸延至深圳羅湖「一地兩檢」

除了上述3條鐵路,《施政報告》亦提出東鐵線伸延至深圳羅湖。港府預料會在深圳境內的羅湖站設立「一地兩檢」口岸,未來連同前往皇崗的北環線支線、高鐵、東鐵落馬洲支線及紅磡的城際直通車,本港將有6條跨境鐵路,當中4條會以「一地兩檢」方式過關,附了落馬洲支線外,毋須步行跨過深圳河。

北部都會區料20年基本完成

繼「明日大嶼」後,特首林鄭月娥公布的《施政報告》,提出將香港北部成為「北部都會區」,規模高達300平方公里。根據《北區都會區發展策略》,報告建議建設「新田科技城」,面積相等於16.5個科學園,又期望可成為「香港矽谷」。同時建議擴大現有新發展區範圍,並發展羅湖一帶,料搬遷附近的公用設施、興建新站後,擬議「羅湖/文錦渡綜合發展樞紐」可提供最多逾8萬伙,規模約為六個太古城。

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、港深合作策略規劃顧問凌嘉勤解釋,預料「北部都會區」可在20年基本完成,但並無估算費用,「我個人都比較樂觀⋯⋯我覺得係有機會做得到。」

《北區都會區發展策略》提出「雙城三圈」的概念,當中包括「深圳灣優質發展圈」、「港深緊密互動圈」、「大鵬灣/印洲塘生態康樂旅遊圈」。(報告書圖片)

《北區都會區發展策略》提出「雙城三圈」的概念,當中包括「深圳灣優質發展圈」、「港深緊密互動圈」、「大鵬灣/印洲塘生態康樂旅遊圈」。(報告書圖片)

 

洪水橋擬成為新界北核心商務區

《北區都會區發展策略》提出「雙城三圈」的概念,當中包括「深圳灣優質發展圈」、「港深緊密互動圈」、「大鵬灣/印洲塘生態康樂旅遊圈」。

擬議的「深圳灣優質發展圈」將涵蓋天水圍、洪水橋、元朗,以及位處內地的前海、蛇口及后海。方案建議提升洪水橋新發展區成為新界北核心商務區,並興建洪水橋至前海之間的鐵路連接,在前海實施「一地兩檢」。

「新田科技城」成為「香港矽谷」

「港深緊密互動圈」則包括新田落馬洲、古洞北、粉嶺北、文錦渡、上水、新界北新市鎮及皇崗。方案建議建設1,100公頃的「新田科技城」,面積相等於16.5個科學園,並期望成為「香港矽谷」。方案又提出增加及增加圈內的口岸交通基建,日後將有4條過境路徑與深圳對接。

至於「大鵬灣/印洲塘生態康樂旅遊圈」會包括沙頭角、大鵬半島等,以保育自然景觀,增加港深居民的休閒活動。

羅湖建「南站」 發展規模達6個太古城

除了發展遠景外,《北區都會區發展策略》亦提出多個選址,以拓地發展房屋。方案建議發展羅湖,料發展新的羅湖車站後,附近土地可供應最多一萬伙單位。同時又建議搬遷上水屠房、上水濾水廠、石湖墟污水處理廠等的公共設施,估計連同羅湖南站商住發展,整個「羅湖/文錦渡綜合發展樞紐」可提供7.5萬至8.5萬伙住宅單位,規模約等同6個太古城。

 
方案建議發展羅湖,料發展新的羅湖車站後,附近土地可供應最多一萬伙單位。(報告書圖片)

方案建議發展羅湖,料發展新的羅湖車站後,附近土地可供應最多一萬伙單位。(報告書圖片)

 

擴大洪水橋、古洞北新發展區範圍

另外,報告又建議擴大洪水橋新發展區範圍,擴展至流浮山及尖鼻咀一帶,料可新增約4.7萬至5.25萬伙。同時提出研究流浮山至白泥一帶的發展潛力,初步估計有潛力供應約1.55萬至1.75萬伙。

至於古洞北新發展區,方案建議在馬草壟一帶的農地及坡地納入發展區範圍,料可新增1.2萬至1.35萬伙住宅單位。至於原有規劃作「商貿及科技園」的地皮,方案亦建議轉移到新田科技城,以釋出3公頃土地興建超過千伙房屋。

而新建議的「新田科技城」,亦可提供4.55萬至4.75萬伙單位,當中包括擬議新增的1.45萬至1.65萬伙。

凌嘉勤:我覺得都會區有機會做到

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、港深合作策略規劃顧問凌嘉勤解釋,命名為「都會區」是因今次計劃涉及全面的城市空間,並不只是一個「新市鎮」,預料可在20年基本完成,但並無估算「都會區」的優次和總成本,「我個人都比較樂觀⋯⋯我覺得係有機會做得到。」他又認為,「北部都會區」要與明日大嶼同步進行。

對於「沙嶺超級殯葬城」將「大縮水」,凌嘉勤承認要考慮深圳居民的感受,又指香港的殯儀設施足夠,而且殯葬城選址相對較遠,故未必適合。

 
政府顧問凌嘉勤料北部都會區可於20年基本完成。(資料圖片)

政府顧問凌嘉勤料北部都會區可於20年基本完成。(資料圖片)